收纳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收纳盒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北京历史街区改造新理念quot小碎步quot更新代替大规模改造

发布时间:2021-01-08 17:08:53 阅读: 来源:收纳盒厂家

史家胡同45号院,一道小门把人引入拥挤的院落里,才走几步,就发现别有洞天——宅院的中轴线上,端庄的垂花门垂下的檐柱悬于半空,柱上雕一朵花,花的纹路清晰。

这道垂花门已是东四一景,常有老外特意进院子来看正宗的宅院风貌。近日,住建部公布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位列其中,垂花门所在的45号院正是这个项目中最典型的案例,也折射出本市历史街区摒弃大规模改造,尝鲜渐进式更新升级的新理念。

专家摸底几十次敲定方案

45号院是典型的三进院落,如今住着十几户人家。按老北京的讲究,垂花门界分内外,俗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里的“二门”就是指垂花门。

可这道深藏院落之中的垂花门,曾是老居民王重节的心头痛。“之前这道门风吹雨淋,漆色都瞅不清了,眼看就要塌了。”住了31年,王重节眼看着垂花门一点一点破败了,街坊们找产权单位,却由于该建筑不属于文物而一直未获重视。

让王重节没想到的是,这个“老大难”最终竟然靠一个名为“史家胡同风貌保护”的协会解决了。

东城区朝阳门街道从2012年开始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战略合作,以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为试点,尝试以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为平台,汇集政策支持、社会资源和居民力量,开展针对物质空间改善的参与式设计和针对人文环境复兴的文化营造活动,建立起居民主动参与街区建设的自治机制。

很快,针对这一街区7个院落的保护更新方案出炉,其中就有45号院。这些方案是由6家志愿服务的专业设计机构免费完成,每组十多人的团队针对不同院落采取“参与式设计”。

方案不是拍脑袋做出来的。从胡同进到院子里,先得征得居民同意。“为了摸清楚院子里居民的意见,设计师进院子摸底几十次。”市城市规划院规划师、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秘书长赵幸说,有的居民白天上班,设计师就等到晚上,和居民开会开到十点多。

最终,史家胡同45号院敲定方案:专业团队在严谨论证的基础上原址原貌复建垂花门,与周围的建筑元素遥相辉映,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院落更新探路老街区复兴

东四南历史文化精华区是北京市2005年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是保留并延续发展传统居住形态的历史街区。

“这样的街区并未走大规模改造的路子,而是把社区营造和胡同保护相结合,自下而上探索古老街区的复兴。”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概括,东四南文保区实行的是“试验田”模式,迈“小碎步”,将改善民生和文化传承、社区治理相结合,渐进式实现老北京、静胡同目标的保护发展理念。

“7个院子,总共筹措了100万元左右的资金,比大规模改造的资金投入少很多。”赵幸说,无论是协会,还是街道,也都在筹集目前体制内能用到的各方资源,并且调动居民的主动性,形成内生力量、而非强制改造。

在物质空间方面,设计团队主要从居民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入手,以大杂院内公共空间改造为突破口,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基础设施提升、空间合理划分和风貌环境美化。

这种保护更新看似简单,却涉及多方利益。大部分的院子产权都不在居民个人,而是在相应的公房管理部门。

朝阳门街道工委书记陈大鹏介绍,在东四南文保区的保护更新中,摸索出了一套多方合作的经验,设计团队、街道、房管局三方互通有无,共享院落分类保护信息,确保修旧如旧。

明年启动第二批院落更新

12月6日上午,内务部街27号院朝阳门史家、内务社区文化生活馆内,一场残疾人运动会刚刚落幕。

这处700平方米的院落被划分成了10个独立空间,每个空间都有不同的主题,可以适合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群。

东四南文保区的保护更新已历经5年,除了大杂院的改造,像文化生活馆这样的文化空间也像棋子一样布局在街区之中:2016年朝阳门文化生活馆正式运营;2017年史家胡同文创社运营,廉政文创基地和党建文创基地挂牌,朝阳门红创空间及礼士传习馆开放。

“小碎步”更新的渐进式改造,也在一点一滴培养居民的参与意识。通过组织居民挖掘胡同口述史、制定社区公约、参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展览等活动,多个社区、院落初步形成自治机制,为街区的保护更新奠定了基础。

根据计划,东四南文保区预计明年启动第二批院落更新,主要采取居民自发报名的形式。李哲透露,未来还将搭建文化精华区管理创新平台,购买服务,以第三方专业化运营来实现朝阳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良性运转。

一个理想便是一个世界

红色记忆永远不倒

走过一个无限希望的初一

黄豆发芽观察日记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