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收纳盒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周小川减少对评级机构依赖支持本土机构发展dd-【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6 02:14:00 阅读: 来源:收纳盒厂家

周小川:减少对评级机构依赖 支持本土机构发展

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开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周小川表示,目前评级系统对宏观经济起到了顺周期作用,造成波动加大,应减少对信用评级的依赖性,这个观点是与G20以及FSB相同的。周小川认为,信用评级的依赖性很多人都会有自觉和不自觉的感觉,你在面对一件事情是复杂的,分析起来是困难的,前景是不确定的时候,你总希望有一个高人来指点,他说的你可以作为参考。但实际上,金融市场中有很多的情况,研究机构,有大专家的看法也不见得就比别人高明很多。

他表示,关于信用评级机构研究的这个课题是是国务院交代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金融各界参加的一个重点的研究课题。同时,G20峰会也正式的把这个题目拿出来作为需要研究和需要进行改革的一个方面,特别是交代给金融稳定理事会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他们也已经向G20峰会提交了关于对金融稳定性评估的报告以及未来改革的方向,其中也包括评级。

他认为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应大幅减少依赖外部评级。大型金融机构自己内部应该有更充分的信息,有更强大的研究能力,你在有强大研究能力的时候,必须自己做更多的对产品的评估,内部评级要占更大的比重。“大型金融机构不同于小型金融机构,或者是零售投资者,他们应该更多的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经济的顺周期性和大家盲目跟风的状况。”周小川表示。

他表示,在对当前的评级不是满意的情况下,也有各种努力试图探讨能够进一步创造更竞争性的行业,打破过渡垄断的现象。欧元区或者是欧盟都提出要研究设立新的欧洲的评级机构,另外也提出了当前三大评级公司的模式也不见得是最佳的选择,应该有政府性的研究部门在评级机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有一些国家的最高领导提出了欧洲中央银行也应该在评级中发挥作用,也可以做评级工作。

周小川还表示,具体从中国的角度来讲,现在正在探讨的就是由投资者方面出资的评级的机构或者是机制,其中也有一个看法,就是不排除政府性的研究性机构,或者是社会性的研究机构的参与。前些年,中国也有一个有效的尝试,由中国社科院对地方政府,特别是对城市级政府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这个评价体系特别考虑了中国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大量的融资活动,而这些融资活动联系到城市和政府的信用问题,未来违约的概率问题。在这方面的工作,会给地方政府,特别是市政债的融资会提供参考的依据,其中也包括了对于地方政府、城市级政府金融生态的评估,过去债务偿还的历史记录、项目选择的优劣,司法执法的力度等等各个方面。

“像这样的对模式的探讨,也是未来所需要的。同时,我们是考虑到要尽量避免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的其中一个方面,是说跟社会模式有关系。我们说应该看到一些政府型的或者是公众型的机构,或者是代表投资人的机构,本身在动机上没有或者是较少有这种受利益驱动,受付费驱动所产生的适当的行为。”周小川表示。

周小川表示,需要支持本土的评级机构的发展,甚至是发展为国际型的评估机构。这个发展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也很难拔苗助长。周小川表示,应该要支持本土的评级机构的发展,应该给他们留下更多的空间。其中一个做法,如果说涉及本土金融市场的评级和金融产品的评级,如果需要选择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制度上规定,至少应该是双模式的方式,就是说有一家国际机构,也应该有一家国内机构。

对于国内评级市场的潜力,周小川认为,债券投资和其他方面的潜在能力非常大,比如地方政府或者是城市级政府的融资活动需要评级的参与,而国际上的机构没有什么特长,没有什么更多的信息积累,因此存在这些空白的领域,特别是涉及到国内的,我们应该支持国内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中国在债券市场上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2004年国务院就有国九条,大力支持直接融资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扩大债券市场的发展,除了国债、金融债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公司类信用债券的发展,而这个方面的评级有很大的潜力。

“在支持扶持的同时,最终还要有一个尺度,最终采用的程度是投资者的大多数说了算,就是说投资者愿意参考谁的评级,最终是在这里。不可能完全由行政或者是政府的意志强加。”周小川强调道。

此外,他还表示,目前评级行业的收费模式和竞争格局也值得探讨。

以下是周小川的发言全文:

周小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早上好!首先我非常荣幸受到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主委会、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的邀请,在圣诞节的早晨参加这个会议。

刚才李伟同志对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若干重大问题做了前瞻性的发言,我很受启发。我选择一个相比之下很小的课题,这个课题是信用评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来看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个题目也是国务院交代,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金融各界参加的一个重点的研究课题。这个题目跟研究工作比较相关,另外信用评级也是需要前瞻性的,因为不是对以前的现象发生评论,而是要对未来进行前瞻性的预估。

这个题目可能也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面很窄,因为信用评级的状况,作为一面镜子,也是对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并且在这里面暴露了很多的问题。也是从一个侧面能够观察金融市场演变的方向。

首先,金融危机以来,大家对评级都非常的关心,特别是对国际三大评级公司的行踪和评级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从次贷发展到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对于评级业总体来讲不大满意,原因有有很多事先希望他们能够发现的重大问题他们没有发现,他们评级的水平受到一些质疑。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对于评级的程序,他们内部用的模型也提出一些质疑,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对于利益冲突,大家也知道过去对会计师事务所也有过类似的评论,你要想做信用评级,要和其他的服务一样,应该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

大家都明显的认为三大评级公司对于未来前景的各种看法,应该是多样化的。特别是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的情况下,未来个别几家有特别大的发言权,这是很正常的,这个行业应该更加具有竞争性,同时让使用评级的单位也更加有他们选择性和自我判断。

评级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也做了一些自我辩解,特别是讲到他们的评级并不是对债券和机构全面的评价,特别是对债券违约概率的一个事先摸底。这件事在国际上有两个方面的经济意见,一个是评级业有可能在整个经济周期变更过程中起到顺周期的作用。顺周期的作用造成了宏观经济的波动,好的时候大家都说好,坏的时候会加重估计,会扩大波动周期的作用。

如果评级的主要根据,他也看企业的盈利能力,也看企业的还本付息的能力,在处于增长周期的时候,这些数字都会比较好看,但是处于危机爆发或者是危机深入的阶段,这些数字也就会变得相当难看。因此,我们的经济宏观调控以及未来的投资,应该是更多的体现为逆周期的行为。我们应该减少经济中的顺周期性,而评级公司的做法有可能扩大我们这种渗透性。我们说的周期,一般是指的所谓宏观经济的周期,是比较长的周期。

短期的角度来看,评级有在较短的时间内,加大了经济的上下波动的振幅。前瞻性可能是不够,也可能是事后进行评级调整,结果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一旦一个机构出了问题,就落井下石,加重了事态各方的发展。

在情况好的时候,又把人家捧上天,实际上情况并不是那么好。所以说是顺周期还是逆周期的作用,还有在短期发生变化的时候,有可能放大对评估对象好坏的作用。这是危机中大家研究的内容。

大家说这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很多欧洲国家对评级公司的表现和结论表示了相当多的不满,这件事大家也都在关注,我就不用多说了。

G20峰会正式的把这个题目拿出来作为需要研究和需要进行改革的一个方面,特别是交代给金融稳定理事会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他们也已经向G20峰会提交了关于对金融稳定性评估的报告以及未来改革的方向,其中也包括评级。

在对当前的评级不是满意的情况下,也有各种努力试图探讨能够进一步创造更竞争性的行业,打破过渡垄断的现象。欧元区或者是欧盟都提出要研究设立新的欧洲的评级机构,另外也提出了当前三大评级公司的模式也不见得是最佳的选择,应该有政府性的研究部门在评级机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有一些国家的最高领导提出了欧洲中央银行也应该在评级中发挥作用,也可以做评级工作。对未来的体制和未来的前景,将来也是丰富多彩的,也含有很多的内容。

下面我们想简单介绍一下由人民银行牵头、金融界和研究部门共同参与的关于信用评级行业研究的一些主要的观点。

首先,这是和G20以及FSB相同的,要减少对信用评级的依赖性。首先信用评级的依赖性很多人都会有自觉和不自觉的感觉,你在面对一件事情是复杂的,分析起来是困难的,前景是不确定的时候,你总希望有一个高人来指点,他说的你可以作为参考。但是实际上,经济中很多复杂的现象决定了不见得真正就有那样的高人有那样的神仙,能够做的比大家高明很多。像金融市场中有很多的情况一样,有研究机构,有大专家,但是他们的看法也不见得就比别人高明很多。因此首先存在着一个逻辑,是否存在比其他人高明很多的智慧型的评级机构,本身这就是一个挑战。

在金融机构中,在市场中,都是有大量的人是存在着一种有责任的状况,无论是管理员还是交易员,他们可能是不太愿意承担过大的责任,如果说承担过大的责任,他自己有没有办法把握。所以如果有一个第三方的评级,就可以把责任推给他。做的对不对,总归有第三方的评级。

内部有很多规定,风险管理方面也依照评级进行风险管理,内部的激励机制,包括奖金的发放,也都跟你投资的品种是否能够稳定在某个评级上有关系,都是根据这个。与此同时,他自己的判断就会减少。

金融系统和其他工作一样,像我们商业银行,你应该有能力收集信息,对客户作出判断。有时候,你决定给他贷款,但是有的时候客户经理和部门不愿意自己承担责任,就说我们看他有没有评级或者是有没有担保,如果有担保他们就不用承担责任,存在着责任推诿的现象。

无论是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还是国际上的研究,都有一条是要降低对外部评级的依赖性,特别是大型金融危机,因为你大型金融机构自己内部应该有更充分的信息,有更强大的研究能力,你在有强大研究能力的时候,必须自己做更多的对产品的评估,内部评级要占更大的比重。

因此,大型金融机构不同于小型金融机构,或者是零售投资者,他们应该更多的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经济的顺周期性和大家盲目跟风的状况。

作为这样的结论,首先要清理各种各样的监管规定和内部规章制度。从监管规定来看,有很多监管规定对于风险的判断,他们也是依靠外部的评级机构,所以说要清理掉依靠外部评级进行监管评价的做法。从内部的风险控制、内部的激励机制来讲,在对大型金融机构也应该大幅度的减少对外部评级的依赖性,更多的依靠于自身的研究,当然了每个金融机构都有不同的特色,我在哪个方面收集的信息比较多一点,研究能力比较强一点,在那方面应该更大幅度的减少对评级的依赖。在某一些方面可能是研究能力弱一些,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外部评级。这样就可以加强大型金融机构自主判断,在市场上要有自己的主见,减少盲目跟风。

我们首先说这个行业是人才密集型的,另外一个我们说了这个行业的收费模式是值得研究的,你究竟收谁的钱,一种是谁要发债了,你去请评级公司给他评级,给他付钱。另外一种是现在在探讨中的社会模式,是由投资者出钱,投资者的面比较大,有可能你今天投了,明天不投,你也不知道是不是要为这个交钱,但是可以由投资者的代表性机构,比如说是代表投资方的行业协会,这样有可能改变评级行业内部所可能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特别是所谓出钱买评级的现象。

建立适当的竞争格局,评级所承担的责任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在社会上对评级,特别是国际性评级机构的期望值比较高,他自己承诺的责任只是说我是对未来违约概率的评估,同时我错了也不见得承担什么责任。谁都知道,如果他们经常出错误,错误率很高,威信自然就下降,将来就很少有人使用。

从名誉上来讲,他们也是非常注意自己正确评估的比例,和自己的信誉。但是从经济责任来讲,不像市场参与者,市场参与者不仅是自己要作出判断,同时把自己的钱也压在里面了。

从中国的角度来讲,现在正在探讨的就是由投资者方面出资的评级的机构或者是机制,其中也有一个看法,就是不排除政府性的研究性机构,或者是社会性的研究机构的参与。前些年,中国也有一个有效的尝试,由中国社科院对地方政府,特别是对城市级政府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这个评价体系特别考虑了中国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大量的融资活动,而这些融资活动联系到城市和政府的信用问题,未来违约的概率问题。

在这方面的工作,会给地方政府,特别是市政债的融资会提供参考的依据,其中也包括了对于地方政府、城市级政府金融生态的评估,过去债务偿还的历史记录、项目选择的优劣,司法执法的力度等等各个方面。像这样的对模式的探讨,也是未来所需要的。同时,我们是考虑到要尽量避免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的其中一个方面,是说跟社会模式有关系。我们说应该看到一些政府型的或者是公众型的机构,或者是代表投资人的机构,本身在动机上没有或者是较少有这种受利益驱动,受付费驱动所产生的适当的行为。

需要支持本土的评级机构的发展,甚至是发展为国际型的评估机构。这个发展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这个行业是依靠人才,依靠信息积累,依靠经验积累,最后是要由金融市场,甚至是更广泛的公众所接受,他能不能接受呢?需要看你的历史记录。你以前运作的怎么样,如果以前做的基本上一贯正确,就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如果以前做的错误太多,恐怕就会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因此很难一蹴而就,也很难拔苗助长,但是事都要从脚下做起,所以我觉得跟欧洲是一样的,应该要支持本土的评级机构的发展,应该给他们留下更多的空间。其中一个做法,如果说涉及本土金融市场的评级和金融产品的评级,如果需要选择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制度上规定,至少应该是双模式的方式,就是说有一家国际机构,也应该有一家国内机构。参与者如何参考国内的评级呢?还是有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的。

我们应该看到有一些空白领域,比如说大家对于中国的主权评级,也历来是不满意的,我们曾经评级是评级一的非常低的,这些年逐步有所提高。好在中国目前是外汇储备比较丰富的国家,外债比例相对比较少,我们也不怎么在外面去发债,评级的高低实际上市场意义并不是很大。我们也有一些空白的领域,国内评级这么高,债券投资和其他方面的潜在能力非常大,像刚才所提到的,地方政府或者是城市级政府的融资活动需要评级的参与,而国际上的机构没有什么特长,没有什么更多的信息积累,所以我们说这些空白的领域,特别是涉及到国内的,我们应该支持国内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在债券市场上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2004年国务院就有国九条,大力支持直接融资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扩大债券市场的发展,除了国债、金融债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公司类信用债券的发展,而这个方面的评级有很大的潜力,确实能够发展起来。

在支持扶持的同时,最终还要有一个尺度,最终采用的程度是投资者的大多数说了算,就是说投资者愿意参考谁的评级,最终是在这里。不可能完全由行政或者是政府的意志强加,因此我们说这也是一个中期,甚至是长期的过程。

评级业的监管。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特别多,但是要明确大家能够协调和促进刚才所说的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利益冲突,在方法论和评级程序方面,应该具有充分的透明度,大家可以知道你是根据什么,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评级的。要有详细的历史记录,通过这些历史记录,使得公众,使得金融市场参与者能够考核在这个行业中做的是优是劣,也可以看出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参考你的做法。

金融市场历来是有各种不同的板块,不同的金融产品对评级的依赖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大家也可能知道比如说有一些产品主要不是依靠评级,但是债券类产品依靠的就比较多。所有的这些都有缺点,但是不同金融市场的板块有可能在管理上处于一种有时候是分散的,有时候是协调不够好的状态,从监管的角度应该加强协调,加强管理,来实现我们评级业健康发展,同时也实现支持本土行业发展的目标。

这些防止利益冲突,提高透明度的历史记录,特别是估计准确程度的监管和评价,应该说对评级行业的发展也提供更广泛的前景。

总之,这几个方面来看,作为一面镜子,作为一个侧面,反应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评级式的行业问题,这个行业是很小的行业,就业的面也非常小,但是联系了广大的金融市场,联系了相当广泛的金融市场的板块,而这些金融市场的板块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最后会扩大到整体经济的评估、走势和推向。因此我们说,这个行业联系着广大的研究部门,我希望和本次论坛有一些关系,是在研究机遇,是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做到前瞻性的研究内容。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题目,有许多地方可能是讲的不太对,但是可以提供给大家研究。谢谢大家。

成都蚂蚱腿子

湖北直行程控制阀

北京粘土坩埚

陕西交通警示路锥